寻找儒风雅音——山东省吟诵普查试点掠影

2019-01-10 14: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2018年12月21日,山东省方言吟诵普查试点工作总结验收暨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学府大酒店举行,各地市语办负责人,吟诵老人代表及部分吟诵专家、采录团队专家50余人出席会议。

  一年半以来,在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聚集吟诵专家和全省各地志愿者共采录133位读过私塾或有家学传承的吟诵老人,获取传统教育口述纪实过百例,采录1578段原生态吟诵视频,共15960分钟影像资料,提取山东省境内冀鲁、胶辽、中原方言片区吟诵读书调60余种及兄弟省份读书调近10种,逐渐明晰了传统教育的面貌和吟诵传承的路径,初步呈现了山东传统吟诵的概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总结验收会上首次播放的纪录片《寻找儒风雅音》忠实记录了各吟诵采录小组风雨兼程的工作历程,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山东师范大学朱恩彬教授

  诗、乐、礼结合是中国的传统,吟诵赋予学习以“乐”,用吟诵教学能够“寓教于乐”,吟诵给自己带来一种娱乐,是感情的抒发。

  山东师范大学李伯齐教授

  吟诵不仅是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解,对我们这种民族文化的理解,只有沉浸其中才能发出肺腑之音。吟诵需要继承和发展,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重视研究中国传统的东西。

  台湾文化学者何美雪老师

  感动于团队的努力与付出,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为了文化的传承,你我有责。这些老人家在吟诵中的陶然,就是精神的依归。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专委会秘书长徐健顺教授

  全国采录项目结项的时候,近千位吟诵老人中有133人来自山东,尤其是最近这两三年以来,可以说全国百分九十的吟诵采录工作都是来自山东。山东后来居上,未来有着强大的潜力。

  山东尼山书院联盟李西宁秘书长

  你们不仅是采录了133位,1500多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体系,做成了一个规范,锻炼了一个队伍,弘扬了一种精神。特别感动采录人员对事业的忠诚、坚持、坚守,这些都是我们做事业、做传承的必备条件,也是做吟诵的核心。

  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副院长

  要把这些采录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吟诵教学的课堂课例建设。把吟诵与教学科研结合,打造吟诵名师、名校、名课,以吟诵引领传统文化课,把齐鲁吟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基因,推向全国。

  章丘画家王化勇老师

  子曰,礼失求诸野。乡野僻壤,苟有所传,其得之难,而失之亦难!今者,吟诵遗风式微,绕梁之声将失,岂不痛哉!?搜烛火尚摇曳之时,续余音于将尽之地,可以一言以蔽:乐失求诸薮也……振铎事小,《风》传大哉!今者,“山东省方言吟诵采录倡议”既出,如铎音将振于孔孟之所居也,古风将可传否?断弦其必续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谁将与同?二三子也。斯盛事也,泉亦有感,数言记之。

  山东师范大学李宗刚教授

  采录工作让我想起了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的前辈们发起的那场歌谣运动,其价值和意义也许在当下难以显现,但是历史会铭记!

  山东省吟诵采录倡议

  向社会各界关心国学教育、关注吟诵研究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发出呼吁:

  如果您身边有上过私塾或有家学传承的吟诵老人,请您及时拿起手机拍摄记录下来,并尽快与山东省吟诵普查工作办公室联系,我们将组织专业团队去抢救性采访记录。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山东省吟诵普查工作办公室联系人:

  李心斋 18560019089

  韩品玉 13969098631

  于    琮 15863182921

  梁士国 13853978857

  张    涛 13969019127

  盛建东 13589003830

  赵    洋 17862966161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崇敏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